您現在的位置: 新聞中心>>公司新聞>>正文公司新聞
中共一大概況
發布時間:2018年01月20日 來源:道客巴巴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 1921 年 7 月23 日至 31 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 3 號(后稱望志路 106 號,現改興業路 76 號)召開。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鑒于當時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決定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并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各地代表共 12 人,他們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 的周佛海。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他們代表著全國 50 多名黨員。當時,對黨的創立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李大釗、陳獨秀因各在北京和廣州,工作脫不開身,而沒有出席大會。共產國際派馬林(荷蘭人)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克爾斯基(俄國人)出席了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而后,又因有法國搜查人員介入,逮捕。會議被迫終止,轉至嘉興南湖一艘船(紅船)上進行,最終圓滿落幕。
1921 年夏,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襲擾,被迫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船上繼續進行,在這里完成了大會議程,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這條小船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而中國共產黨建黨偉業所蘊含的偉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稱之為紅船精神。
2005 年 6 月,習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歷史地位,指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